寄情翰墨留香 深化文明互鉴

我校开展留学生汉字文化深度体验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25浏览次数:10

本网讯 近日,安徽建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内翰墨飘香,来自俄罗斯、摩洛哥、印度尼西亚、几内亚、老挝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跨越洲际,在艺术学院陈治军老师的《中国书法》文化体验课上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翰墨之约。从甲骨文的神秘文字到篆隶楷行的演变脉络,从笔墨纸砚的非遗密码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国际学生在点画提按间开启了对中华文明的深度解码。

课堂上,非遗“传拓技艺”的沉浸式体验成为最具人气的文化磁场。留学生们亲手将斑驳的秦砖汉瓦上的文字拓印成幅,透过宣纸与历史的对话,见证汉字从金石载体跃升为艺术表达的奇妙嬗变。在国际学院现代化教室内,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们屏息悬腕,以笔墨构筑文化桥梁—— “我爱中国”“我爱建筑大学”“禅”“艺无止境”等作品跃然纸上,一笔一画间尽显跨文化理解与交融。

陈治军老师通过运笔技法演绎东方智慧:“逆锋起笔,藏而不露”, 意味着在逆境中勇敢面对,把握机会,积极行动,反其道而行之,以新的方式面对问题,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告诉人们,通过观察天地运行的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通过注重伦理道德,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

书法不仅是书写的艺术,更是中国文化的艺术符号。来自几内亚的学生特劳尔表示:“书法让我着迷。科特迪瓦学生唐丹诺则把书法喻为“凝固的建筑”,“提按转折与建筑力学异曲同工”。

此次汉字文化深度体验活动,不仅搭建了跨文明对话的“第三空间”,更有效提升了留学生们对汉语学习的热情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将持续以书法、剪纸等传统文化为媒介,打造“文化中国”品牌课程体系,通过“非遗技艺+数字科技+在地实践”的创新模式,让国际学生在实践中读懂中国,感受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的创新表达。愿这场始于笔墨的文化相遇,不断谱写出生生不息的文明互鉴新篇章。作者:王梦凡/陈治军 一审:刘珺珺 二审:黄静 三审:丁湘




Baidu
map